编者:高经班23期是2010-2011年在清华经管学院高管培训学习“高级经理工商管理精选课程”,结业后学员们在班委的组织下从2011开始到国家级贫困县宁夏海原开展助学活动。他们坚持了三年,今年他们资助学校的高考升学率上了一个台阶,受助的贫困学生有18人圆了大学梦。
上完高管培训课程该做什么?是在各自的纪念册上编织淡淡的离愁,还是在行囊里塞满各种期冀与回忆?“友谊地久天长”是一支优美的旋律,还是化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这是我们清华经管学院高经班23期结业时思索的一个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做件有意义的事,以铭记清华的学习生活。”23期班的同学不谋而合。在中国最高级的学府--清华经管学院接受的教育,让我们思想丰满,行动有力,就让我们将收获的信心、启发,以爱的方式传递出去吧。目标拟定,行动的翅膀张开,助学计划随即诞生:高中阶段是每个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每个学子人生冲刺之时,而那些贫困地区的学生却面临着物质条件匮乏与师资力量薄弱的双重困窘。
经过若干次讨论,23期同学一致决定去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高中学生,从高一直到他们参加高考,帮助他们克服物质上的困难,解决他们思想上的迷惑,激励他们向着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山峰冲刺。这也是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践行。
从高一到高三,帮忙就须帮三年。让这三年的日月星辰来见证我们的真挚,让这三年的风霜雨露去凝结我们的友谊,同时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爱心成就未来”的美好愿景。
对于高管培训项目的学员来说,捐点钱助学不是难事!大家每人出钱若干,打到某慈善会的帐号也是献出爱心的方式?但这不是我们想做的,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的把这份爱心落到实处。于是,爱心助学基金产生了。班里同学纷纷慷慨解囊,建立班级基金。基金的利润一半用于每年的班级重聚,另一半则全部用于贫困地区的学生助学活动。
眼看着学成结业的同学们能马上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一次资本运作,让本来一次性投入的助学资金变成了有源之水,有根之木,培训中心的老师们对学员的行动感觉非常欣慰和支持。
2011年7-9月对于选择在哪里进行资助,用什么方式进行资助这个关键问题上,23期同学会特意安排了多次考察,在西部地区(云、贵、川、桂、藏、甘、青、宁等地)很多确实特别贫困的地区中进行逐个筛选。综合考虑后,决定选择内陆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一些处于赤贫状态的偏远山区,即使很少的钱也能给当地解决他们认为很大的事。具体的帮扶办法和方式初步计划为:解决一点实际困难,改善一点教学质量。在学员自驾车一个个地深入走访了甘肃、宁夏等几个国家级贫困地区的高中后,选定了宁夏海原县回民中学和兴海中学,每个学校各资助50名学生高中阶段的生活费和学费。
2012年11月第一笔资助款汇出,带着我们殷切的祝福飞到了银川海原。
2013年7月,高经23期同学会如期行动。高管培训中心刘燕欣老师邀请了学院同事、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游红老师、清华经管学院校友黄国威老师,在23期班主任刘涛瑞老师的带领下,随同学员和部分家属共40多人前往国家级贫困县宁夏海原回民中学。大家逐一把资助款发给受助学生,面对来到现场的几百名海原回中的学子,黄国威学长做了关于树立人生志向的演讲,游红老师做了关于如何选择高考志愿的指导,并解答了同学们关于梦想和志愿的问题,我们几位学员也结合自己的人生历程作了精彩的演讲。23期同学会的同学们分成5个小组,分别来到5个班级的孩子们中,与孩子们一起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及奋斗成长历程,让孩子们知道,无论自己的条件和起点多么不利,只有保持一颗学习和上进的心,即使高考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日后还是可以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事业的成功。贫困县的“贫”不仅是物质的匮乏,环境的恶劣,更源自认识的狭隘,知识的贫瘠。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理想坚实,行动果断,坚持不懈……23期的同学们分享的自身成功经历,鼓起孩子们的志气,给孩子们以正能量。
2014年元月在清华经管学院高培中心刘燕欣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请到了北京市数学名师、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数学审查委员储瑞年老师,前往海原回中,开展教师教学法培训,并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做了细致的学习指导。从学习方法,解题的思路,答卷的技巧,到考生的心理调整,几百人的大教室,座无虚席,储老师倾囊而授,学生豁然开朗。
2014年6月,我们资助的学生参加了高考,在受到资助的50名海原回中的学生中,有18名考生考上了大学,海原回中的一本上线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一倍以上。2014年7月,刘燕欣、刘涛瑞老师再次与23期的同学代表来到海原,为18名考上大学的学生提供了大学第一年全部的学费,剩余款项又资助了县里考上大学的另外15名贫困学生,也为他们解决了第一年的入学费用。这样我们成功帮助了33名学生,让他们都能顺利进入大学学习。并应回民中学马校长的邀请又和今年的在校700多新高三学生做了人生分享课堂。
在短短几天前,我们陆续收到了受助学生发来的短信:
“叔叔,您好,还记得你们一个月前来宁夏海源的事嘛?我是一名受助学生。我一直都记着你们,是你们的善良与爱心,让我理想的风帆又得以张扬,谢谢你们的帮助!”
“刘老师,在你们的帮助下,我的大学梦成真了,我会好好努力的。对未来四年的生活我充满向往,感谢你和你的学生的资助。四年后,我会让你看见一个全新的我。有时间了,我会去北京看你,希望你工作顺利,您的学生,马晨”
知识改变命运,爱心成就未来!高经班23期的同学在这次公益爱心活动中,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情谊,为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重大支持,更是精神上的巨大鼓励;我们的爱心成就了他们的未来,同时也是我们的心灵洗礼的过程,我们23期同学紧密的团结在了一起,我们坚信,这份爱心,也必将成就我们自己的未来。
【助学活动侧记】
——清华经管学院高管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刘燕欣老师
高经23期班的学员们是真正亲自在西北走访了很多贫困县的当地高中,他们访谈了多位校长,最后选了最贫困的地区但又有上进心的学校去资助。
他们不是把钱捐过去了事,而是班级同学身体力行地进到受助孩子家里、班级里、学校里,看望他们,把好的人生经验、好的资源送到学生手上。用校长的话说,经济上资助对学生肯定有帮助,但更有价值的是你们这些来自清华大学的老师和学员的到来,给了孩子们极大的激励。
学员们不仅在当地与这些孩子接触,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之后,还和这些孩子们保持联系,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写信、寄书、寄学习资料,在高考压力最大的日子里,持续地安慰和鼓励他们。
这个班级因为这样的善举,变得更有凝聚力。
这个班的班长张蕾确实做了非凡的努力和工作。她亲自考察选点;亲自发动同学,亲自组织全班去受助学校与学生见面,亲自安排同学到受助学生家庭走访,亲自陪同北京名师去海原做师资培训和高考指导,送教上门,亲自代表班里去祝贺考上大学的学生,并把募集的第一年学费交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