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飞之星”人才培养班第二阶段“执行力提升”的课程已告于段落。在五天的学习拓展过程中,我的体会、感受颇多,下面我来具体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一、 体会篇
1、 打破固有认识,拓宽认知层面
每次培训都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可以得到很多思路上的启发。本次培训亦不例外,通过学习朱岩老师的《信息社会的新商业规则》课程后,进一步加深了我对管理借力及管理创新的认识。
过去,我对管理借力的认识为借助外力即兄弟部门及供应商的先进管理经验来促进本部门的改革发展,通过本次培训,我意识到: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外力已不局限于现有资源。虚拟人力资源已成为当下优秀管理者善用之巧力。虚拟人力资源的本质是通过竞赛的方式,吸引有兴趣的人群,激发其个体创造活力。它具有选择面大、无边际成本的优势。这是一种突破常规,打破组织界限的新商业规则,是一种“将智慧转化成财富”的新思路,同时这也是一种打破惯性管理思维定式、甚至打破旧有思维框架的新模式。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会进一步学习研究虚拟人力资源的应用与前景,学会“借”更多的力,应用更巧的力,为本部门管理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不仅如此,虚拟人力资源的出现,表明当今社会已不再是将资源转化成财富的单一社会经济结构了,“将智慧转化成财富”的新规则将会激发创新形式的变化,同时其将会对现有经济结构产生影响,继而将会引起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作为管理者,管理创新的思路也要随着这种变化不断拓展延伸,既要研究并抓住其本质,又要快速转变思维大胆实践。对此,朱岩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讲解了“智力人口红利”的新概念。另外,他总结出未来社会的趋势将是由现在的“得资源者得天下”逐渐过渡转变为今后的“得规则者得天下”。我想这些新的理念都会对我今后的管理创新思路予以新的启发。
2、 温故知新,系统地加深管理认知
在本次培训课程中,我再次学习了有效沟通、管理授权与激励。对于这些之前我已参加过类似的管理课程,我没有丝毫的懈怠。因为四年前当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新干部履职时,我确实对于管理方法和管理哲学不甚了解,是通过这些基础管理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管理方法,提升了管理技巧,塑造了我的管理行为风格。在本次学习过程中,我不仅对已经掌握并实践过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还通过老师清晰的授课脉络系统地加深了管理认知。如绩效考核并非仅是过去行为的总结,其更重要的目的是面向未来,帮助员工了解认知自身差距以达到公司期望;员工参与度的度量是员工敬业度,它是反映员工对公司投入的智慧、感情和承诺的程度,最终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乐于宣传、乐意留下、全力付出。同时,我还认识到当今信息化时代各种媒介十分发达,使得员工的技能获得更加容易,作为管理者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即所谓的“打铁还须自身硬”。
3、 切身体会,素质拓展蕴含管理哲学
在五天的培训安排里,人力资源部还为我们安排了一天的素质拓展训练,其内容包括背摔、8米高空跳台、挑战三分钟、橄榄球竞技及翻越救生墙。每个项目背后其实都蕴含着管理哲学,如背摔需要当事者信任团队成员;挑战三分钟则是协作与激励的体现;橄榄球竞技需要战术安排与合理分工等。而在另外两个项目的实践过程中,我不仅体会到了其背后蕴含的管理哲学,更让我感受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也是本次素质拓展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两点:
一是在8米高空跳台这个项目上,我起初以为我们在场的三十几名学员并无可能全部完成攀登、登台、跳跃这些项目要求,因为事前已有学员表示自身患有轻度恐高症,也有另外的一些学员表示已很久未进行体育锻炼,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但可能会有几个人无法完成项目的全部要求。出乎我意料的是,在场学员全部登上了8米高台并完成跳跃,以完美的成绩单完结此项目。震惊之余,我也发现了其结果必然发生的两个原因:一个是团队的互相激励;而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练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人。其实在项目过程中,有的学员确实萌生过放弃的想法,其他学员起初在不断为其加油鼓劲,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也开始陷入沉默,但此时教练依旧不断的为其鼓劲并教授他一些非常规的方法,始终对其抱有信心,最终这些学员通过自身努力全部完成了该项目。这或许会为我们今后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启迪,在部门里,我们也是部门员工的教练,我们也应该向那名教练一样,不放弃任何一名员工。
二是在救生墙(毕业墙)项目中,当教练讲解完规则后,并没有像之前那样讲解一些经验分享及项目提示,更没有给我们练习讨论的时间,而是立即提出要求:34个人,25分钟内全部越过4米的救生墙,才算本次拓展训练合格毕业。就在这同一时间,我看到并切身体会到了团结奋进。这一刻,大家抛开了之前项目中表现出的想法分歧、方法争议,而是迅速的达成了意见统一,并立即付诸实践,在实践中纠正完善思路方法;这一刻,大家没有争吵抱怨,而是互相加油鼓劲;这一刻,队员之间没有任何的隔阂,这是一支团结到可以实现任何艰难任务的团队。当最后一名队员翻过救生墙、当教练宣布全部耗时仅为18分36秒的一刻,全体成员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联想我们的工作现状,可能目前各部门间因为信息不对称、彼此不够了解等原因,一定程度上存在部门壁垒,相信随着型号任务的推进,当各部门能互相理解、换位思考时,我们的队伍将是多么的强大且富有战斗力。
二、 思考篇
本阶段培训的主题是“执行力提升”,在体会到各种体验后,我也针对如何将所学与提升执行力相结合进行了思考,具体汇报如下:
1、 高效沟通是执行力提升的前提
作为中层管理者,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工作。在承上启下的工作过程中,高效的沟通可以帮助中层管理者既能充分理解领导意图不走样,又能切实保证下属执行不走偏。由此可见,执行力提升是建立在高效沟通的基础之上的。
不仅如此,中层管理者想要做到接受任务不走样,还需要寻求上级高管者更多的支持,从上级管理者那里获得更多的资源,这就更加需要有效的沟通。因此,我认为高效沟通是执行力提升的前提。
2、 授权激励是执行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作为管理者,在做好沟通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俗语讲:一个好汉三个帮。首先,管理者要识人,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然后,管理者通过授权、激励实现组织的高效运作。此时管理者的授权艺术与激励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的授权与适当的激励将极大提升组织运作效率,也可让管理者抽身琐碎工作之外,以更宏观的角度把握部门前行方向,促进执行力提升。
3、 管理创新是执行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信息社会的新商业规则》,我顿悟到:良好的执行力需要创新的思维作保障。墨守陈规,不与时俱进的调整工作方法,将无法一贯的保持高执行力。即使旧有方法可以达成目标,也很难一直保证高效率的完成任务。因此,关注外部变化,提升学习实践能力,推动内部管理创新是当前管理者应努力具备的素质,创造性地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是执行力的最高境界。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没有一种工作方法是神圣不可动摇的。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下,最有价值的创新将越过产业和国家的界限,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走向。由此可见,管理创新将会是保障执行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
4、 发挥主观能动性,铸就坚定执行力
再好的工具,如果不被应用,就一文不值。再深刻的认识,如果不在工作中落地,也是一纸空文。工作、认识都是因人制定、由人执行的,只有持有积极的态度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切实提升执行力。鉴于此,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在思想和观念上将增强责任心作为第一要务,不折不扣地将管理的着力点放在抓落实上,在深化、细化和具体化上下功夫,继而铸就坚定执行力。
三、 应用篇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在管理工作上应用沟通、授权与激励,一方面促进工作效率,一方面继续总结实践、吐故纳新。除此之外,我还有两个想法:
1、 将绩效考核结果更多的面向未来,为员工发展提供帮助。我将选取出配运营二室为试点,在现有绩效考核表增加绩效反馈表页,以促进员工进步。
2、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深入研究虚拟人力资源在配套配送工作中的应用,力争年底提出一份管理创新提案,不断地完善配套配送工作。
最后,我想说执行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促进企业腾飞的助推器;只有执行才能把口头上讲的理论、纸上写的计划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执行,才能使企业在激励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日后我必将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切实提升执行力,助大飞机事业腾飞。
文/庞建哲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上飞之星”人才培养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