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习型组织的认识与研究基本上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兴起的。这跟时代的发展有关,特别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经济主体从制造业开始走向知识经济,不仅是人要学习,员工要学习,更重要的是团队、机构、组织也要学习,要让“一加一大于二”,形成一个系统的效果。”
杨百寅教授从学习型组织入手,把知识分成三类,一类是理性知识或称显性知识,一类是感性知识也叫隐性知识,此外就是活性知识或自由知识。这三类知识在个体学习以及组织学习中都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获得,进而构成学习型组织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为了阐述这个理论,杨百寅教授还做了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较量,关于战争的一系列知识,对飞机大炮的掌握熟练程度,应对复杂战争的经验,无论是理性知识还是感性知识,国民党都要大大优于共产党。但是,国民党缺乏的是活性知识,即组织的凝聚力和战士们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建立学习型组织,首先是要建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核心文化,形成大家共享的愿景。其次建立一个制度与系统,使组织以及组织成员源源不断地从这个系统中汲取知识,以理性知识为主。鼓励创新与探索,鼓励冒险,允许失败,这是获得感性知识的途径,最后要注意三个层面相互的交流,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组织学习的完善的体系。
杨百寅教授的讲授引起了许多与会者的浓厚兴趣,也对本次年会东西方相会的主题做了精彩的注解。